新闻动态
建筑为什么不能既“美丽”又“深刻”?
图片
我们看建筑似乎有一种简单的判别方式,要么“美丽”要么“丑陋”,“美丽”通常被归为通俗的那一类,或者被评论为“媚俗”,而“丑陋”有可能是深刻的,但“美丽”不可能和“深刻”搭边,就像奶茶不能是苦的一个道理。
图片
艺术品也是这样,深刻的艺术品似乎和“美丽”无关,而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结果。
图片
经典的艺术品通常都是丑的、高冷的。
图片
但现实也在转变,当杰夫昆斯的气球狗出现时,似乎改变了艺术那种高冷、难以理解和“丑陋”的感受。
图片
村上隆更是把自己的艺术品发展成为可爱的代名词。
图片
那么建筑呢?现代建筑有很多风格比如上图的粗野主义,有没有可能增加些“美丽”的元素,甚至直接变得“美丽”,既美丽又深刻是否是一种可能性?
图片
似乎还真有这样的建筑,格雷夫斯设计的亚特兰大市政厅,不仅从建筑理论角度是一个创新,而且看上去像一个装裱好的奶油蛋糕。实现了“飘亮”与“深刻”的兼容。
这种“美丽”是对之前虽然先锋但最后成为单调乏味的现代建筑的一种反思,归根结底还是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与思考。
所以总结一下,也许建筑需要经历这些阶段的循环往复:
美丽→深刻→美丽的深刻→平庸→美丽
这个箭头头尾相接,人类的审美和认知不断的螺旋上升。
(完)
文内图片来自网上,侵删!
近期文章:
设计一座世界顶级住宅很难吗?
没苦硬吃的苦味建筑是怎么回事?
如何用自建房打造自己的理想世界?
如何把想法转换为建筑(自建房)?
如何把自建房的外观弄得更漂亮?
关于自建房,建筑师掏心窝的文章合集
普利兹克系列:
冲击普利兹克建筑奖,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!
看完刘家琨设计的四栋艺术工作室之后,我联系了所有我认识的美院的老师!
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下一位中国建筑师是谁?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